1、刚入园小班新生幼儿入园不愿意午睡、一睡觉就哭闹不止,注意力不好转移怎么办?
在园:
不要强求孩子入睡,找到她喜欢的玩具或者她爱看的书。—边跟她玩,一边轻声聊天。
然后引出:“小朋友玩累了就要睡觉”的话题。可以安排她挨着朋友睡。这样可以建立安全感和依恋情趣。
跟家长沟通:
让家长配合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和常规,在家培养孩子午睡的习惯,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建立幼儿自信。学会引导幼儿与人交往,帮助幼儿建立规则意识。
2、刚入园老生上幼儿园还整天哭怎么办?
在园:
了解孩子假期在家的情况,深入了解孩子的习惯、性格、爱好;
展开剩余84%老师帮助她在幼儿园找几个好朋友;
老师每天抽出几个时间段(哪怕是5分钟)陪她,帮其建立在园安全感;
教师可以从孩子的爱好入手,以孩子感兴趣的玩具或游戏转移其注意力;
和家长沟通:
请家长配合,回家后多跟孩子聊一些在幼儿园里快乐的话题,帮助孩子强化对幼儿园的美好体验。
3、刚入园的幼儿没有常规概念,有时还动手打老师怎么办?
教会幼儿与人正确沟通的方法;
让孩子知道哪些事情是对的,遇到事情应该如何跟老师交流;
与家长沟通,请家长配合,在家里给孩子做好表率,并教会孩子用语言沟通。
4、刚入园的幼儿不爱说话,脾气倔,老师该怎么和他沟通?
在园:
用心观察孩子的喜好,跟孩子聊他喜欢的话题;教师适当多和他接触,给他一个拥抱,冲他笑一笑,用眼神表示赞许,有意识地多跟他交流,帮他找几个好朋友等等。通过多种方式建立孩子对教师的依赖感和在幼儿园的安全感。
家园沟通:
有意识地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园里的一些好的表现,通过家长的口反馈给孩子,使孩子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爱;请家长在家多跟孩子进行语言交流,鼓励孩子多说话,孩子只要说就给孩子赞许和表扬,不断强化孩子表达的欲望。
5、新生不愿意进教室,喜欢在外边玩怎么办?
引导幼儿观察教室里做游戏的小朋友,慢慢引领他加入其中;
可以利用他喜欢的玩具先引导他进教室玩玩具,逐渐再加入集体活动;
进教室就哭闹的幼儿,可以带他在外面转转,熟悉后再转向室内。
6、爱咬人的孩子,老师应该怎么办?
第一种情况:长牙发痒而引起的咬人行为
对策:给宝宝一个可以满足咬的需要的替代品。
第二种情况:咬人是一种发泄
对策:引导孩子玩安静的游戏,尽可能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有意识教会孩子正确的交流方式。
第三种情况:出于好奇的模仿
对策:明确地告诉孩子,咬人是不好的行为。
第四种情况:口的敏感期延后的表现
对策:教师多关注多观察,发现幼儿有想咬人的举动时及时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第五种情况:自我意识的表现
对策:引导幼儿学会使用语言表达。
7、早上叫孩子起床老叫不起来,孩子还发脾气怎么办?
首先保证孩子的睡眠。其次要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早上打开音乐,帮孩子按摩脚趾,后背,让孩子感受自己的爱,获得心理满足。
也可以自己装不舒服,让孩子负责听闹钟叫家长起床,或与老师沟通让孩子体验迟到的滋味。
8、孩子回家不愿意展示在幼儿园学习的知识,老师应该怎样和家长解释?
请家长多跟孩子聊在幼儿园一些快乐的事情,等孩子愿意分享时再了解孩子所学内容;
可以和孩子玩上课的游戏,家长扮演幼儿,幼儿扮演教师;
引导家长及时关注家园联系栏,随时了解孩子在园的学习情况。
9、遇到特别袒护孩子的家长,老师如何与其沟通
同理心:理解家长爱护孩子的心情;客观描述孩子的表现,并向家长讲清楚这种情况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哪些危害,然后站在让孩子健康发展的立场上再跟家长沟通解决办法。
10、老师如何对待爱说谎的幼儿?
一、无意说谎
满足愿望的心理(幼儿有时会把幻想、愿望与现实混合在一起);
理解性心理错觉(幼儿常因认识不足和理解错误产生心理错觉,用想像的情节代替记忆不确切的情节,于是便出现了“说谎”现象);
自信心的萌动(幼儿由于理解问题的简单化和不善于分辨想像与现实,往往不切实际地说“大话”,夸“海口”)。
二、有意说谎
取悦家长,虚夸成绩(作为教师,应当注意经常和家长取得联系,交流情况,一旦发现这类说谎现象,必须家园配合,正确把握对幼儿的期望,及时批评教育,绝不可姑息迁就,任其发展);
处于联想状态,他把想象的一件事作为现实说出来。这类说谎在幼儿中是多见的,如见别人有一件好玩具,便谎说自己家中那件更好;见别人的爸爸是一个警察,也谎说自己的爸爸是个“大警察”,还捉住了很多大坏蛋;
开脱责任,逃避惩罚(幼儿的这类说谎,往往是恐惧心理所致,而滥施惩罚就是造成幼儿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导致说谎的一个重要原因);
成人说谎,给孩子做了反面示范。所以成人必须说到做到。
*免责声明:本文大部分文字和图片均来自网络,由园长幼师通服务平台小编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重在分享优秀教育理念,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留言联系删除。
发布于:湖南省淘配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